2022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出炉 你被这九句话骗过吗? 需要我们积累更多饮食常识
2022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出炉 你被这九句话骗过吗?
编辑:汤晓雪 来源:北京青年报 浏览次数: 次 发布时间:2023-01-13 10:46:58 【字体:小 大】2023年1月6日,食品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与中国科协科学辟谣平台共同发布2022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。安全以下这9句话,健康句话相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听到过,流言炉被甚至许多人对其中的榜出有些话术深信不疑,但事实上,骗过许多流言其实都披着令人信服的食品外衣,需要我们积累更多饮食常识,安全培养甄别能力。健康句话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揭开2022年九大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的流言炉被科学真相。
流言1:保质期长的榜出牛奶是因添加防腐剂
科学真相:保质期长短取决于牛奶的灭菌方式和包装工艺等,一般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方式的骗过牛奶保质期可至少达6个月,与防腐剂无关。食品
流言2:乳糖不耐受的安全人不能喝牛奶
科学真相:乳糖不耐受是人体乳糖酶缺乏或分泌不足引起的,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选择饮用酸奶、健康句话添加乳糖酶的无乳糖或低乳糖牛奶,也可尝试少量多次饮用牛奶的方式,例如每次<50毫升,逐渐增强肠道对乳糖的耐受性。
流言3:果汁可以完全替代水果
科学真相:水果通过榨汁后食用的方式已被大众广泛接受,但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家庭榨汁,营养物质或多或少都有损失。因此,果汁并不能完全替代水果。
流言4:空气炸锅烹调的食物不健康,还可能产生致癌物
科学真相:空气炸锅的加热原理类似于烤箱,只是比烤箱内的空气流动更快、食物熟化时间更短而已。因此,利用空气炸锅并不会比其他加工方式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。
流言5:草莓能检出多种农药残留,是最“脏”的水果
科学真相:检出农药残留并非不安全。我国对各种农药最大残留量均制定了限量标准,只要在标准允许范围内,就是安全的。
流言6:苏打水能调整身体酸碱平衡
科学真相:健康人体的内环境能自动保持在合适的pH值范围,为体内的生理活动提供稳定的环境。靠饮食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的说法不科学。
流言7:乳饮料与纯牛奶一样营养
科学真相:乳饮料和纯牛奶的生产工艺、原辅料等均不同,营养也有所差异。一般情况下,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乳饮料,我国国家标准规定,纯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应≥2.9克/100克,而乳饮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仅需≥1.0克/100克。
流言8:“零添加”食品更安全
科学真相:“零添加”与食品安全性没有必然联系。反而有些食品正是因为工艺必要性添加了食品添加剂,其质量和安全性才更加有保障。
流言9:豆浆喝多了会诱发乳腺癌
科学真相:大豆异黄酮具有双向调节作用,不会单纯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。相反,已有科学研究证据表明,大豆及其制品具有健康益处。
文/记者 雷若彤
【2022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出炉 你被这九句话骗过吗? 需要我们积累更多饮食常识】相关文章:
- 1价格不菲!销量惊人!央视曝光:都是假的!很多人每天吃!
- 2安徽发布气象灾害防御提示 局部气温降幅达17℃
- 3原神28版本第五天幻境海螺全收集位置攻略及详细路线解析
- 4新方法相对传统流感疫苗生产优势明显
- 5明日方舟夏活一井黄票获取数量解析与资源计算攻略博士必看指南
- 6别跑空!全国多家博物馆发布春节期间放假安排
- 7安徽首例“长三角出生一件事”联办成功办理_
- 8今日辟谣(2025年4月22日)
- 9市审计局以高质量审计护航乡村全面振兴_
- 10优化医疗服务 “患”位思考也是一剂良方
- 11六成八受访应届生期待:就业指导要结合市场需求和新兴行业
- 12网红路牌风靡各地 创意才是景区最好的“路牌”
- 13首批15地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
- 14教育部:稳步扩大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
- 15“大V”粉丝越多,社会责任越重
- 16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
- 17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:未成年人“吃谷”谨防消费陷阱
- 18全省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在宿举办
- 1信披新规有望重塑上市险企估值
- 2刚刚,支付宝紧急发文!
- 3中国驻苏丹使馆:建议在苏丹的中国公民尽快撤离
- 4新方法相对传统流感疫苗生产优势明显
- 5列王战火硝烟起:全面解析攻城战略与实战制霸秘籍
- 6儿童口吃,是因为家长语速太快吗?
- 7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雪橙色预警
- 8扭亏为盈,中国船舶2024年净利同比增长二成,今年营收目标805亿元
- 9最新!一号台风或将生成
- 10刷新世界纪录!赵金红举重亚锦赛包揽三金
- 11得了流感不能洗澡洗头吗?
- 12六安铁塔公司 赋能数字经济发展
- 13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标准再提标
- 14西部地区有雨雪天气 冷空气将影响北方地区
- 15让孩子们午休能躺睡,办法还是要比困难多
- 16安徽省发布地质、山洪灾害双预警_
- 17六安五里墩大桥最新消息
- 18动辄数万元,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训练是“智商税”吗?